孩子讀書壓力大?【MQ 測驗】找到最佳學習策略,掌握壓力變化!
面對會考、學測、分科測驗等重大考試,孩子常常陷入「不知道怎麼讀才有效」的困境。
有的孩子找不到學習策略,甚至影響自信心,學習不只是要努力,更需要有方法。
本文將介紹常見的學習方法,以及舒緩壓力的技巧,幫助孩子找到專屬學習方式,提升效率與自信。
推薦閱讀:孩子不愛讀書?學習動機低?MQ 測驗找出學習熱情!
學習方法有哪些?3 個常見學習策略
動機策略

家長或老師們可以透過「加分、獎勵制度、集點遊戲」等,激發孩子的興趣,讓他們主動投入學習。
動機策略是很常見的學習策略,不過效果因人而異,若不了解孩子真正的動機來源,會需要更長時間的「觀察」與「嘗試」。
透過 MQ 測驗,可以快速找到孩子的高動機區域,並依據不同面向,給予不同的讀書方法和讀書建議。
例如,有位孩子的 MQ 報告顯示,他非常重視效率,寫數學題目時常跳步驟,甚至不抄筆記。
這樣的讀書方式,雖然節省時間,但長期下來,反而會影響成績。
這時家長與老師就可以明確告訴他:「需要調整讀書方法,上課要寫筆記,步驟也要完整寫出來。」
精準的引導孩子,學習效率與成績也會隨之提升。
記憶策略
可以利用「間隔重複、主動回憶、交錯學習」等方法,幫助記憶。
- 間隔重複:在一段時間內,重複你想記住的東西。
舉例:可作為學英文方法,學到新單字後,可以當天晚上或隔天再複習一次,過一週後再複習一次,經過一個月後,在次複習。
- 主動回憶:在沒有查看筆記的狀況下,試著回想過去學過的內容。
舉例:讀完一個章節後,關上書本,試著寫下記得的內容,在和課本比對,找出遺漏的地方。
- 交錯學習:在學習過程中,交錯不同但相關的概念,可以比較不同概念的「相同」和「相異」處。
舉例:在學習數學、理化時,將不同類型的題目或概念交錯練習,避免一換題目格式就完全不會。
- 摘要法:需要學會「抓住重點」,將大量資訊濃縮成簡潔的文字,幫助理解、記憶。
舉例:將書籍或文章的內容精簡摘要,提升學習效率和分析能力。
圖像記憶法

圖像輔助策略是指利用「圖表、圖像、動畫」等元素來幫助學習。
圖像記憶法也是許多人會使用的學習方法之一,可以將難記的單字與圖像建立關聯。
舉例來說,將「apple」與一顆蘋果的圖像聯想再一起。
孩子讀書壓力大,如何紓解孩子壓力?
面對重要大考,除了了解如何提升學習效率,克服壓力也很重要。
如果發現孩子有壓力,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情緒、行為,適時給予支持,培養舒壓方法。
藉由 MQ 測驗,可以看見孩子的壓力指標,即時協助孩子放鬆與調適。
方法1. 建立良好溝通
當孩子面臨壓力時,家長可以扮演傾聽者,理解孩子的情緒。
好好找一個時間,或是利用日常散步、開車或睡前時光,讓孩子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避免一開始就批評或建議,給孩子表達空間,讓他感受到被關注和重視。
方法2. 接納孩子
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在課業上脫穎而出,家長能做的是支持,陪伴他探索、嘗試。
在知名動畫《心之谷》中,男主角被設定為具有音樂天賦角色,給人一種「有天賦、有目標」的印象。
而女主角則顯得「普通」,她只是愛看書、對故事有熱情,卻沒有明確的天賦或專長。
在女孩遇到男主角後,開始思考自己的夢想並努力去實現,最終完成了小說的創作。
這部動畫反映了現實中大部分人的處境:
天賦能讓人起步快,但真正讓平凡人發光的是「探索、學習熱情、行動」。
方法3. 提供表達情緒的出口
面對讀書壓力,家長們可以引導孩子用寫日記、繪畫、音樂、運動等,把壓力情緒表達出來。
例如:將複雜的情緒透過文字寫下來,能梳理自己的感受,找到問題的癥結點。
或者,適度的「什麼都不做」和單純的「時間留白」,也能幫助大腦休息,減緩壓力。
為什麼找出最佳學習策略,推薦使用 MQ 測驗?
找到孩子專屬學習方法

每個孩子的專注力、壓力反應、學習偏好都不同。
MQ 測驗可用「人工智慧、大數據」分析結果,提供 24 個動機指標、6 個生活指標、個人專屬動機地圖,切入孩子內在需求。
根據測驗結果,可以判斷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。
全年齡皆適用
無論是小學生、國高中生、大學生,甚至是成年人,都能從 MQ 測驗中獲得幫助。
MQ 評測分為 3 個版本,分別是:大人版、青少年版、兒童版。
12 歲以下國小階段孩子可選擇兒童版,13-18 歲國高中階段可進行青少年版, 18 歲以上,可選擇大人版。
了解自己的專屬動機商數測驗報告: